最近的末日感達到了一個極高值,除了台灣每日新增的確診人數之外,台電缺電警報大概是每幾天就會躍上新聞,缺水的地區依然沒等到滂沱大雨。
有時候我覺得:阿~台灣是不是被遺忘的一個角落,所以病毒還有天災總是在這邊環繞著。
當然這樣的心情也是隨每天政府公告的狀態起伏,偶爾看到不願意協助防疫的新聞,也是會感到很無奈。
我這幾天都跟家人留在家裡,非不得已要出門而回家後,都是先洗手、洗澡換衣服,鞋底跟包包都狂噴酒精。當然每天都得用消毒水拖地。
很難得有這種機會可以跟家人好好一起過,我盡可能不要將負面的情緒(尤其看完新聞)在家裡釋放,有幾點是我想跟大家分享,或許在這段期間可以讓相處變得更順暢:
◆幫自己建立一個工作清單,對,聽起來真的很惱人,但確實有效!研究指出,把計畫寫出來會比放在腦袋裡更容易實現,我建議先把當天的工作目標列出來,會更加明確
◆WFH還是在工作,盡可能劃分工作區域跟休息區域。當然如果非得要在客廳上班,還是得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,可以好好做閱讀、撰寫或者打字相關的作業,並允許有思考空間
◆如果真的因為環境讓你無法專心,可以試著做一些「平常在公司」會執行的動作,例如:可以起身泡杯咖啡,可以穿著稍微正式一點的服裝(就是不要穿睡衣),讓身體感覺到自己其實是準備好要工作的
◆還有也可以建立一些工作儀式,並信心喊話,告訴自己開始專心吧
◆聽音樂可以讓你更專心,但請注意要挑選接近背景而不會被牽動的基礎型音樂
如果你身處的環境中還有其他人,甚至你的孩子。我必須先說這將是項很困難的任務!
我覺得你能夠好好進行時間分配(工作後休息,明確的界定),一定可以讓孩子們從你身上學習到這個技巧。從此刻就開始讓他們加入規劃,將會是很棒的作法。
甚至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寫一份日行事曆表,並列舉幾個重要的作業,例如學校課業、線上課程(現在補習班都得停課),當然辛苦過後也需要多一點獎勵:電動跟娛樂就不需要太限制了,這時候就適量的讓他們玩一會吧!
我建議在你忙著工作、孩子們忙著寫作業的片刻,可再安排一些小活動穿插,例如大家中午可以花個15分鐘準備,大家一起包飯糰來吃。
或者傍晚先請他們揉麵團,發酵後一起做個Pizza,烤完就當晚餐填飽肚子。
如果換個角度來想,WFH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好好審視在家中的角色跟定位,這樣想的話,就算有諸多不便,其實都可以順勢化解的。
祝福台灣防疫成功,黑暗過去終將迎向光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