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不知道大家跟我一樣,會覺得一晃眼整理電子信箱、查看臉書或者其他的通訊軟體,時間就這樣過去一、兩個小時?

    其實一開始被這本書吸引,真的是因為發現自己時間不夠用:職業主婦每天上班通勤,回家後轉變身分要收拾滿山滿谷的衣服,要打掃要想明日的午餐該配甚麼菜色。忙碌造成的困擾並不僅止於混亂而已,在工作上更讓我容易想東想西,常在上班時思考著回家該準備的,又在家中想著明天工作的事;長時間來看,其實甚麼也都做不好了。

    在自覺這樣的困境後,我真的也嘗到了苦果,我自問是否是時間管理上出了問題?

    老實說,我不是時間管理大師,在這本「因為時間」,什麼都能辦到孩子哈佛學位!醫生分享提高時間密度33要訣」書中,作者因為一面準備著醫學院的課程,一面又同時在無後援狀態(註:未與長輩同住,或臨時需要託付時也沒有辦法接應的小家庭型態),還是可以把家事、公事辦得很妥善。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作者提到:「就是把所有事情都一起做,就對了!」

    這句話對我來說真是不可思議,就已經很難辦到了,還是一起做,怎麼可能???

    在實踐生活過程後,我真心要推崇這句話,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容易猶豫,面對很多選擇最後都容易放棄、不了了之,如果可以在最起初就決議要去執行,有可能會有更美好的收穫。許多事情(尤其是身為母親),很多經驗都是與孩子一併經歷,並無所謂「早知道…就…」,反而越多嘗試越有樂趣。

    另一方面,我也發現把事情加總在一起的時候,確實會很有壓力,但人腦真的很奇妙,當事情繁瑣而冗雜的時候竟然會自動歸納,並找出最短可解決的途徑!

    但我覺得只單純把每一件事情堆疊,最終仍有「時間」上的壓力:可能家務不需要做到盡善盡美,但面對工作,無法專心處理好,那問題就會延續到下一個問題;所以深度工作力就非常的受用。

    

    這本書一開始就把「分心」說得很清楚,而實際上現今的我們確實也毫不避諱的陷入了分心的陷阱當中:我們在訊息萬變的時代,我們有好幾個方便的聯繫軟體,每天還會看到其他人在臉書、推特、IG等等發表自己的想法、言論跟照片。訊息量之大,是上一代的人們無法體會。訊息雖然很多,本身並不是問題:問題是人們與這些訊息的交互作用出了狀況。

    書中指出幾個分心的原因,除了人們無法去衡量他們被干擾的程度之外,某些時候,表面上的忙碌也取代了生產力的表現。

    就像是在辦公室裡一整天,沒有發一封mail來表示一點意見,好像今天都沒有參與甚麼討論一般。

    當然對網路的沉溺也不僅僅是一種習慣,應該也可以說是被主宰的一種狀態。我們太容易接受而再也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。

    分心打斷了工作的節奏,讓原本可以深入去思考的問題,被忽略了。我們都必須要認清,重新學習自己對職業上的專注力。

    然而每個人的方式都不同,書裡面提到好幾種策略:可以完全不被打擾的消失(某個程度上無法聯繫);也可以在每一天當中選擇固定(或隨機)的時段,讓自己僅針對最重要的問題去思考。這樣的模式需要重複練習,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狀態才能持久。

    我認為最有趣的應該是「鍊子法」,就像是畫月曆:每天執行完一件事情就畫上記號,讓這條鍊子持續而不被中斷。這樣醒目又具有自我提醒的方式,對我來說還算蠻有效的。

    最後,書中也提到幾個方法可以讓深度工作更有效發揮,例如每次都有事前儀式,並讓自己有意識這樣的時段。

 

    對於工作,我們時常花了超過每天的三分之一,有時候更多的時間。但我們真的需要去思考:這樣長的工時,是否確實提升了品質?我們想做的更好,是否用了好的方式?

    提供給有興趣在工作上更有效率的你們。Deep Work深度工作力:淺薄時代,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( Deep Work: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 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副業是媽 的頭像
    副業是媽

    副業是媽

    副業是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